原標題:三次“豆選”帶來鄉村巨變
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夏永輝 通訊員 鄒景根 王溧
美麗鄉村怎么建?村民“豆選”來決定。
“我們的‘豆選’不是搞形式、走過場,村民要不要投工投勞?每戶該出多少錢?也是由‘豆選’決定的。”7月17日,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十堰市鄖西縣羊尾鎮板橋村李家棚,村民唐敏介紹。
板橋村地處漢江上游,明清時漢江航運發達時,往來貨船常在板橋村一組??啃蓓?,因有人在此搭棚售賣涼茶,故又名李家棚。
“前幾年村莊沒整治,路燈比較少,家豬到處亂竄,衛生條件較差。”唐敏說,大家都盼著改善生活環境。
去年夏季,李家棚完成臨街房屋外立面美化后,決定開展環境整治。為凝聚共識,9月8日,60多名干部群眾坐在村民李永佩門前的核桃樹下,對村里即將實施的環境改造項目,進行“豆選”票決。
“桌上放著4個碗,1個裝黃豆,另3個下面各壓著3張紙條,上面分別寫著‘人工沙灘’‘亮化工程’‘改廁改圈’。”唐敏介紹,當天一共52人投票。
最終,包含安裝路燈、美化庭院等內容的“亮化工程”,得票25顆豆,獲得最高票。此外,“改廁改圈”得票18顆豆,“人工沙灘”得票9顆豆。
“遵循民意,村里首先決定啟動亮化工程。”村支書黃年喜介紹,為讓村民參與其中、珍惜成果,村里決定讓每戶承擔20%約800元的費用。
涉及出錢,事情還能順利推進嗎?就此問題,李家棚村民進行第二次“豆選”:如此開展“亮化工程”,你是“同意”“不同意”還是“棄權”。
“沒想到,村民投票竟然100%都同意。”黃年喜說,“亮化工程”進行得很順利,國慶節通電收取費用時,一戶也沒落下。
去年11月,“改廁改圈”提上實施日程。村里決定,為解決部分費用,動員村民投工或出錢。
于是,李家棚進行第三次“豆選”:對于“改廁改圈”,你是愿意“出500元錢”“投5個工”還是干脆“不搞”。
“豆選”結果很快出爐:兩戶村民愿意出錢,一戶村民不搞,其他的都愿意投工。
“大家有了共識,事情就好辦了。”黃年喜介紹,村里在公路沿線拆除危舊廁所8個、危舊欄圈11個,拆除的欄圈區域由群眾恢復為菜園、花園或果園。同時,新建廁所6個,并在坡地上統一建設“共享豬圈”18個。
據了解,“共享豬圈”由村委會統籌分配使用,誰家養豬就誰家申請使用,村里每年僅收取管理費用100元。
記者在李家棚的“共享豬圈”看到,每家豬圈都有單獨的舍欄,分為進食活動與睡覺兩個區域,豬舍頂上有噴水裝置,門口空地則種滿了各種花草。
“‘改廁改圈’實施后,房前屋后沒有異味了,蚊蟲沒了,看著門前的花心情也美了。”村民李永兵,逢人就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