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
       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

        《十堰市民綠色低碳生活行為規范》解讀③:垃圾分類,循環再生

        時間:2023-07-19 09:52    來源:秦楚網  字體:  打印  播報

        開欄語:7月7日,我市發布《十堰市民綠色低碳生活行為規范》,用簡短的430字,從10個方面對市民綠色低碳生活行為進行規范引導。即日起,秦楚網開設專欄,對規范內容逐一解讀,以便市民深入理解規范,自覺踐行規范,推動形成簡約適度、綠色低碳、文明健康的社會生活新風尚,為加快建設十堰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貢獻力量。

        規范內容:垃圾分類,循環再生。購物自備環保袋,少買一次性用品。各類包裝不過度,源頭減量是根本。垃圾也能變資源,分類投放是關鍵。

        解讀: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危害嚴重:一是環境污染。一次性用品大都是用不可再生降解材料生產的,塑料結構穩定,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,在自然環境中長期不分離,對土地有極大的危害,會改變土地的酸堿度,嚴重污染土壤,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,導致農業減產,影響土地的可持續利用。而焚燒所產生的有害煙塵和有毒氣體,同樣也會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。二是資源浪費。一次性消費導致了對自然資源的瘋狂掠奪。我國每年生產一次性筷子1000萬箱,需要砍伐2500萬棵樹木,其中600萬箱出口到國外。在一次性帶來的方便、快捷背后是觸目驚心的資源消耗。三是質量問題。一次性用品作為一種快消品,其低廉的價格往往與劣質同行,由于進入門坎低等原因,一次性用品制造企業良莠不齊,劣質廉價的一次性用品充斥市場。2020年7月17日,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下發《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啟動商場超市、集貿市場、餐飲行業等重點領域禁限塑推進情況專項執法檢查。2023年,商務部、國家發改委發布《商務領域經營者使用、報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辦法》,對各領域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作出詳細規定。

        商品過度包裝是指超出了商品保護、展示、儲存、運輸等正常功能要求的包裝,主要表現為包裝層數過多、包裝空隙過大、包裝成本過高、選材用料不當等。過度包裝會浪費大量資源,污染環境,誘發社會奢侈風氣,危害嚴重。2022年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》,要求強化商品過度包裝全鏈條治理、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和完善支撐保障體系,堅決遏制商品過度包裝現象,為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,要常備環保購物袋,減少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的使用,循環使用塑料袋,并自覺拒絕過度包裝商品。

        垃圾分類不是小事,它不僅是基本的民生問題,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。近年來,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物質消費水平大幅提高,我國垃圾產生量迅速增長,不僅造成資源浪費,也使環境隱患日益突出,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制約因素、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。遵循減量化、資源化、無害化原則,實施垃圾分類處理,引導人們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可以有效改善城鄉環境,促進資源回收利用,也有利于國民素質提升、社會文明進步。垃圾分類可以減少垃圾的處置量,減少焚燒和填埋等處理垃圾的行為,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垃圾處理的正常運行以及控制環境污染情況,還能夠減少可回收垃圾造成的浪費現象,循環利用可回收物質,保證資源再生。2020年國家住建部等部門印發《關于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》的通知,提出力爭再用5年左右時間,基本建立配套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法律法規制度體系;地級及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、分類收集、分類運輸、分類處理系統,居民普遍形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;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%以上。2023年5月5日,我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下發《2023年十堰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》,中心城區一般公共場所垃圾分類采用“二分法”,即可回收物、其他垃圾。居民小區采用“四分法”,即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廚余垃圾、其他垃圾。農貿市場、農產品批發市場采用“三分法”,即可回收物、廚余垃圾、其他垃圾。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垃圾分類習慣,增強“垃圾分類、綠色環保”意識,準確掌握垃圾分類知識,持之以恒地在家庭、單位對垃圾進行收集和分類投放;主動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宣傳普及,以自身的實際行動,影響家庭、單位等身邊人,助推垃圾分類成為城市風尚;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監督管理,及時舉報制止垃圾混投混裝混運行為,堅決抵制違反垃圾分類規定的人和事。(康露馨)

        ( 責任編輯:李珊    新聞報料:8110110    版權聲明

        中文字幕av人妻一本二本,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偷拍,中文字幕无码一线,黄色网站入口国产中文无码